胡湘回到了大名府。
现在各国,各地的代表,都已经来到了大名府。
也没有让他们一直待在馆驿。
礼部的官吏专门带着郑清之,沂王,史岩之等人参观了一些地方。
比如繁华的街市,先进的造砖厂,织布坊,放满迫击炮的军火仓库。
还有那让宋国最为忌惮的飞艇。
千亩大的飞艇场,停着一百架架飞艇,不过大部分是飞艇框架,不能飞校
礼部官吏对郑清之等人,组建了军,可以一次送一千士兵到任何地方。
让宋国官吏看这些,主要是展示大名府的繁华及大武帝国的强大。
通过这些参观,要让宋国官吏掂量掂量自己的斤量,不要头脑一热,采用军事冒险主义。
大名府,使官馆驿。
夜十点!
郑清之,史岩之,沂王在房间里谈聊。
史岩之道:“城中大街巷都用砖铺设了,还有排水沟,下雨也不泥泞了,他们真舍得花钱,”
郑清之缓缓道:“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治理城坊方面很高明,”
“他们户部官吏,他们的麦亩产很高,亩产有五六百斤,是用了一种肥田粉的白色肥料,”史岩之道。
在大名府周边,有几处千亩示范农场,那里的土地肥沃,地也平坦,水利条件便利。
这些农场主要是用来培育良种的。
农场采用了化肥硫酸氨。
在煤炭焦化过程中,除了煤焦油,在煤气里面还有一种副产品,就是氨气,用硫酸吸收氨气。
也获得了成本便夷硫酸氨化肥。
不过量不大,不能大面积使用。
不过这种化肥是不会爆炸的,有爆炸性的是硝酸铵,它们颜色一样,都是白色,而且都无味。
但肥效硝酸铵比硫酸氨大多了,因为硝酸铵含氮量高。
“如何能单独见见党项人,”
郑清之喃喃道。
“他们对我们防范太严了,去哪都有人跟着,”史岩之道。
…
胡湘在万柳院家中,接见了来拜访的秦九韶。
秦九韶从北方回来有半个月了。
“极北之地太广了!”
秦九韶感叹道!
秦九韶回来后,告诉胡湘父亲发现了五彩斑斓的空金兽。
胡湘道:“我相信东北有处地方,地下一定有石油,而且是巨量的石油,”
现在石油的重要性,已经人人皆知了,主要是用做照明,人们对照明的渴望是强烈的,尤其现在的流校
而现在二冲程汽油机也成熟了,虽然没有橡胶轮胎,但内燃机的优势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你们要尽快测绘出,黄河以北的地图,比例一定要准确。”
现在秦九韶负责的部门,有负责绘制地图的,用数学方法计算及推算精确的距离。
胡湘想根据现在绘制的地图,在根据前世的地图记忆,确定一些区域的大致地方。
胡湘东北有石油,东北大的去了,得找到大庆的大致方位,划定重点。
…
称帝大典,开始了。
登基仪式选在刚刚落成的奉殿,坐北朝南,为紫禁城正南门里第一座大殿。
大殿前是大广场,有十亩大。
现在文武百官及前来恭贺的使节,有五百多人,站在道路两侧,等待着胡湘父亲的到来。
称帝大典主持是老胡管家,百官代表是是李岩。
整个会场的警卫负责人是胡狼。
时间到了。
胡湘父亲来了。
胡湘父亲的仪仗,没有那些帝王九龙曲柄黄华盖、五色金龙旗、双龙团扇等。
只见胡湘父亲穿着龙袍站在一辆金色的四轮车上。
后面坐着两个人,一个是李岩,一个是老胡管家。
金色的车竟然在没有马匹牵引下,缓缓的移动。
也不是蒸汽机带动。
金色四轮车,没有声音,也不冒烟。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其实这是电力研究院专为登基大典制造的电动车。
用了八块铅酸蓄电池,还把驾驶位置设计在后面。
虽然不好驾驶,但好在速度不需要多快,相当于人走路,李岩练习了半个月才掌握。
老胡管家,要是采用三轮,把式设计,我一就能学会。
胡湘想,看来得推出些“老头乐”三轮电动车了,为一些年老的高层配备。
其实后世的历史上,在内燃机不成熟时,二十世纪初,城市交通曾经采用电动车,电动滑板二轮也进入了欧美普通家庭。
只是内燃机技术发展太快,续航里程长,马力大,而汽油又便宜,很快打败羚动车。
这次没有采用内燃机车,是因为内燃机车有声音,在如此庄严的仪式上,还是电动车合适。
这电动车在了解内幕的人面前,也就那么回事。
但在那些不了解的人,尤其是那些使节,南宋的,扶桑国,高丽的等等。
谁不感到匪夷所思。
胡湘父亲在老胡管家,李岩的陪同下,进入了奉殿。
广场上百官都在静静的等待。
突然一声巨大的声音响起。
请百官入奉殿。
百官是重要的百官,也是提前好的。
这巨大的声音是扩音喇叭发出的。
电子三极管有电流放大效应,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掌握羚子三极管的详细性能数据。
把声音扩大成为了现实,不过扩音喇叭声音大了,会失真,喇叭还需要接着改进。
不过喇叭有个特点,女人唱歌,那喇叭声音不怎么失真。
这巨大的声音,更是让郑清之,史岩之震惊。
今神奇的事情一件接一件,以前那相隔十里谈话,郑清之也是知道的。
怪不得他们对一些地方,尤其是武安区域严密封锁。
那里面藏有多少惊饶秘密呀!
胡湘父亲对着话筒,宣布大武帝国成立了!!!
国号为武,年号为洪武,大名府改京。
李岩对着话筒,歌颂了胡湘父亲的伟大功劳。
主要是两点内容。
第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第二:开创神器,造福下。
(朱元璋曾经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一纲领性口号出自1367年其发布的《喻中原檄》,也是朱元璋的功劳。)
称帝大典结束了,也没有宣布谁为皇太子。
喜欢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请大家收藏:(m.ofdwx.cn)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