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时间很快在平静的睡眠中过去。
早上,吃过早餐的叶桐就开始了一的日常。先是去树林里砍柴,然后去捕鱼,在然后去收集野菜·········
这一系列的琐事让他像个陀螺一样来回转。这让叶桐愈发地想念回到自己的家了,他发誓这趟回去以后,再也不出这么远的门了。这次的野外求生之旅确实够他享受的了。
完成日常工作之后,叶桐规划了一下接下来几要做的事情,他打算建设一个灶台,一个用于制作物品的棚子,以及制作新的武器。
首先,开工的第一项是一个屋内的灶台。
作为一个在大吃货帝国中长大的孩子,即便身处荒野,他也无法忍受自己的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来烹饪美食。而且,他之前在沉船湾那儿还得到了很多炒锅,烧烤架,全套的捕。如果没有一个烹饪的灶台,这些东西将无用武之地。对于叶桐而言,这是巨大的浪费。
当然,要建设一个灶台,叶桐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只见,叶桐先是提着水桶前往海边捡拾贝壳。动物的贝壳可以产出碳酸钙,也就是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石灰石。
叶桐拿着水桶到海边装了满满的大半桶贝壳,然后提着贝壳回到岩石山地下,将其堆放在路旁,然后又拿着两个水桶前往林中河。
到了林中河边,叶桐就在河边装了一桶的黏土,还有一桶则装了大量的鹅卵石以及一些比较扁平的石片,然后他就提着两个沉重的桶回到岩石山地下。就这么来回几趟,他在岩石山地的路旁堆起了两堆石头和黏土。
接下来,就是制作水泥的开始。他在坚硬的地面上挖了个浅洞,先在洞内放上柴火,再将一堆的贝壳放在柴火上,将柴火点燃,让贝壳接受高温的煅烧。
依照这样的方式,叶桐又在附近也挖了两个浅洞,一共三个火炕一起煅烧贝壳。
待火焰熄灭之后,把烧得发白的贝壳取出,放进水桶中,再加了适量的水之后,这些贝壳就溶解进水中,变成了一种白色的液体。这时候,叶桐便往其中加入挖来的黏土,当这些看起来变得灰白的液体被他搅拌成粘稠状时,他就得到了石灰砂浆。
而这些石灰砂浆就可以被拿来当成粗制的水泥使用。
拎着大半桶装着粗制水泥的水桶和一桶石头,叶桐快步回到溶洞内。
他找到了一处岩壁。这面岩壁上有一道裂缝直通外界,有气流串通。如果依着这面岩壁建造灶台就可以把上面的裂缝当成通风孔。这样一来,这个通风孔既可以加大火势,也可以做成排烟筒来排出烧柴时的烟。
选定建造点后,叶桐立刻开干。
他先在进行建造的位置放上一个四方形的木框,用来作为浇灌灶台地基的容器,再用厚厚的水泥浆混杂着大石块浇灌进木框里,造出灶台的地基。等把灶台的地基拉高之后,就往灶台的边缘成一条线地排列上鹅卵石,再抹上水泥浆,接着再次往上堆鹅卵石和抹上水泥,以此反复,不断地砌出灶台的墙面。
这中间,叶桐还来回地补充了几次水泥和石头。
考虑到自己暂时还不足一米六的身高,叶桐没有把这个灶台造得太高,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建造用时和用料。
除了灶台外,叶桐还拆除了洞内的其他篝火堆。额外在灶台旁边用水泥与石块堆砌了一个火炉,用来放上紫砂壶进行烧水和煮汤用。
当他的灶台完工后,已经是开工建设灶台的第三上午十点了。叶桐看着这个虽然丑陋了些,但却很好用的灶台,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福
下午,叶桐在稍加休息之后,便带着工具出了门,来到了离溶洞不远的一处溪旁准备开始第二项工程,造棚子。
这条溪的水流量并不大,也没有什么鱼儿,但是这里比林中河那里更加空阔,而且离着溶洞很近。叶桐打算就在这里搭起一个用于制作物品的棚子。
然后,他又接着开始忙活了,去砍了很多根树木,将其一根根地搭成架子,一点点地将一个棚子搭了起来。
一直到了建造棚子的第三早上,叶桐的棚子终于完工了。
叶桐还在棚子的旁边建成了一个可以用于锻造铁器的风箱火炉。其实整套工程搞下也就制作那个木制风箱比较有技术难度,其他的都还好。
到了这时候,他已经有了制作武器的条件。叶桐一直没有忘记,在这野外很可能活跃着熊这等猛兽。
即便他有一把消防斧当成武器,他还是很不安心,因为他认为自己除了要有近战武器之外,还需要一把强力的远程武器,最好要有一把长弓。
长弓不仅能够用来防身,还能用于打猎。
早有想法的叶桐,很快从溶洞内室中拖出一大堆得自沉船湾的弹簧钢。而这些锈迹斑斑的弹簧钢自然就是叶桐用来制作一把长弓的原材料。
早年间,他的爷爷传承了祖上打铁的手艺,能够手工打制锅具在网上售卖,甚至还接受过文旅单位的委托为一些展览打造仿古的刀剑。后来,他爷爷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就强逼着时候的叶桐在好几次学寒暑假里,待在打铁房里给他当助手。
虽然叶桐当时年幼没有怎么上手,但是耳濡目染之下,打铁的要领愣是记住了不少。
不曾想,现在这些手艺貌似可以排上用场了。
不过,在开始之前,他还需要一个打铁用的铁砧子,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叶桐先是从这些弹簧钢中挑出一些不好用于打造武器的钢铁放进一个水泥制的容器中,随即再把整个容器放进火炉中煅烧,待这些钢铁烧成铁水后,就倒进准备好的水泥模具中使其凝固成铁砧子的模样,等待其冷却后再把铁砧的顶部表面打磨平整,最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他也就有了打铁的铁砧子。
接下来就是造长弓的正式开始。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叶桐从地上的一堆弹簧钢中挑出一根长条状的弹簧钢,放进工作棚旁边的火炉煅烧,火炉有两个开口,一边可以添柴火,一边可以放进弹簧钢煅烧。当弹簧钢的一端烧红之后,叶桐就用工具箱中的钳子将其夹出,放在铁砧上,拿起工具锤,对准烧红的那一段不断锤击,一点点地将其锤击成弯曲的长弓状。
在经历的无数次淬火和锤击之后,这一条弹簧钢终于慢慢地变成了成型的弓胚,弓胚的两端弓臂向外弯曲,而中部则微微向内弯曲,这是一把反曲弓模样的钢制弓。弓胎成型之后,整个放进火中重新淬火。接着,将其取出放进水中冷却。冷却后,便把成型的弓胚放进沙子中封存起来。
待几个时后,叶桐将弓胚取出,开始用工具箱中的锉刀和砂纸不断地打磨它。经过了细致打磨完后,这弓胚看起来就如同镜面般的光滑,这样一来,武器的档次就上去了。
接着,叶桐又给弓胚,制作了一个月牙形的木质弓梢,用工具箱中的牛皮胶卷把月牙形弓梢牢牢地捆在长弓的用于搭箭的中部内凹处,以便于瞄准时,握紧长弓。
到了这一步,只需要给弓胚装上一根强劲的弓弦就能得到一把完整的长弓了。
而提到弓弦,叶桐突然想到了一个自己身上好像有一个东西很适合用来做成弓弦。
接着他便从自己的身上外套的夹层里面,拿出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一大团黑色的丝线。这是之前他在专卖店里购买身上这身特殊纤维制作的衣服时,店员给他附赠了一包特殊纤维制成的丝线,是衣服如有损坏,可以用这些丝线进行修复。他当时也没有太在意,就放进衣服的夹层里了。
现在他突然想到,如果用这种具备高抗拉性的特殊纤维来制作弓弦,那么这种弓弦应该是很耐用的。
叶桐这样一想,觉得十分可校他取出这种黑色丝线,将六根丝线系在一起,然后用手搓成一条长长的绳子。
最后,就是将弓弦沿着长弓的两端弓臂上预留的嵌合沟,将其紧紧地绑在长弓上。到了此时,一把制作精良的钢制反曲弓就诞生了。
叶桐将这把钢制反曲弓拿在手里,细细地欣赏。一时间,他喜不自胜。
上弦明月半,激箭射星远!
毫无疑问,这要放在古代,这把弓就是妥妥的宝弓!
在制作完长弓之后,叶桐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弹簧钢,他突然又想着是否乘着材料还剩很多再打造一把长刀。
这个想法从脑海里浮现出来后,叶桐又从那些弹簧钢中挑出了一根近一米长的弹簧钢。将其放进火炉中淬火,令其慢慢烧红。
在反复地锻打之下,一把长约一米,宽约两指,刀身笔直的唐横刀在烈火之中渐渐成形,随后把整个刀胚用泥土包裹起来,再扣除了覆盖在刀锋上的泥土,使刀刃上的外露部分看起来呈波浪状,最后在放进火炉中淬火,这即是所谓覆土烧刃的工艺,其目的是让刀刃具备高硬度的同时,刀身还能有韧性。
不过,这个工艺颇为复杂,能不能成功叶桐也没有把握。但是既然要打造一把刀,那自然是要一试究竟。
刀胚成功出炉之后,看上去寒光四射,刀身光滑如镜,刀刃上有波浪状的花纹,如此看来是铸刀基本成功了。打造好刀胚之后,叶桐就它加装了一个木质的刀柄和铁制的护手,同时,为了防滑,又给刀柄缠上了一圈圈绳结。
一直到唐横刀铸造成功,叶桐总算可以休息了。接连两次的辛苦打铁,久违地让他想起了在的爷爷的大嗓门下,当他助手的酸爽生活。
···········
喜欢某小科学家的生存日志请大家收藏:(m.ofdwx.cn)某小科学家的生存日志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