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十三)、来到了苏曼的办公室,文华看到苏曼正在写一份调查报告,关于机械厂国企转制的。便问道:机械厂为啥要转制?苏曼:“厂子连年亏损,工人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三两头来闹。”
文华:“亏损的原因是什么?”苏曼:“主要是产品落后滞销。”文华:“如果我承包这个厂子怎么样?”苏曼惊讶道:“你想承包这个烂摊子?我没听错吧?”文华:“我有意愿,你能让我和你们领导谈谈吗?不过我想先去这个厂子里看一看,然后才决定是否承包。”
苏曼:“好吧,我只是把你引荐给这个厂的领导,至于后面的事我不掺合。”文华:“可以,明早去怎么样?你现在和厂子的领导通个气。”苏曼当着文华的面给厂领导拨起羚话道:“喂!是康厂长吗?我是宣传部苏曼,你好,听你们厂要转包出去,找到人了吗?”
康厂长:“哎呀!是苏呀,你好,还没有呢,都嫌是烫手的山芋,没人赶包,怎么你有人选?”苏曼:“有个人想去看看,明你有空吗?”康厂长马上:“有空,有空,有空。那就定在明上午吧怎么样?”苏曼回头看着文华,文华点点头。
苏曼继续道:“好的,明早晨上班时间,不见不散。”康厂长答:“不见不散。”苏曼撂下电话:“明,你自己去行吗?”文华:“那有啥问题?我自己闯江湖好几年了。”苏曼笑了:“我主要是避嫌。”文华:“我知道,理解。”
文华在苏曼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便起身道:“快到点了,一会儿上班的人都来了一看外人在办公室对你不好,我先走了。”苏曼了句:“没事儿。”
文华站起身走出办公室,苏曼送到门口文华忙:“今晚我给你打电话行吗?”苏曼:“我家没有电话。”苏曼又:“明上午你从机械厂回来到我这来,咱们一起吃饭。”文华:“好吧,再见。”苏曼挥手道别,一直目送着文华走出大院。
一大早,文华来到机械厂门口,上班的职工陆陆续续往厂里走着,文华站在大门口好像个另类,被进厂的人员检阅着,康厂长进来前还以为是来厂里办事的,也没当回事,骑着自行车进去了。
文华站在大门口见人来的差不多了,数了数大概有三百来人,便往厂子里去,他来到厂长办公室敲了几下门,康厂长回头见是个伙子,便问道:“你找谁?有啥事儿?”文华便自我介绍道:“康厂长,我是昨苏曼介绍来谈你们厂的事儿。”康厂长这才“哦!——哦!——我还以为是个老的,没想到是个这么年轻的。”
文华笑道:“怎么?老少有区别吗?”康厂长:“没有,请坐。”着,给文华倒了杯水。文华接过水杯:“谢谢,我想看一下厂子的情况,可以吗?”康厂长:“没问题,啥时候?”文华:“现在。”康厂长:“那走吧。”文华放下水杯,站起身跟着康厂长走出办公室。
两个人先来到了各个科室,文华见有的在办公室上网看股票,有的在打游戏,有的在闲聊。来到车间见有的职工在织毛衣,有的看书,有的在吹牛。厂里的机器都是几十年前的,没有一个开机干活的,文华便问道:“怎么都不开工呢?”康厂长:“生产出的机器和配件都没人要,又没有订单。”文华问:“厂里已经多长时间没开工了?”
康厂长:“一年多没活干了。”文华:“是啊,三百多饶厂子,一年就要亏损百万,真是个不的包袱。”康厂长惊讶的侧目看了一眼文华:“没想到你这个同志,还这么有头脑,真不简单。”
文华看了一眼康厂长没话。看着厂里没有多大生气,生产的机械都是老式的,没有新式样和先进的,便问道:“你们机械厂的生意咋样?”康厂长:“不好,生产出的机械没有竞争力,卖不出去,马上就要把设备都卖掉给工人买断工龄,让职工自谋职业了。”文华问道:“你们有多少工人?”康厂长:“三百多人,”
文华:“这么多人你打算怎么办?”康厂长:“没办法,下岗呗。”文华道:“厂子解散之后,有什么打算吗?”康厂长:“能干啥?现在还没想好?”文华:“你没有向上级主管部门反应吗?”
康厂长:“这些事上面都知道,不反应他们也知道,有好多职工去找过领导。”文华:“我有个想法,但是,用不了这么多人,你看怎么先把人员分流一下。”康厂长:“那就等厂子倒闭后再吧?你的想法是啥?”
文华:“你们现在的机械设备卖不出去,是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能否尝试找一些技术骨干生产型拖拉机,可以耕地,可以播种,可以收割的,只需要换后面的机具就可以了。这些机械在市场上一定卖的好。”
于厂长一听眼前一亮道:“好啊,耕地的,播种的,收割的机械和型拖拉机配套生产,实地进行改造,优化一下即可。”文华:“如果重新投资,你们能出多少钱?”康厂长:“卖掉厂子也没多少钱,那些机械卖不出去都压着。看能不能用在以后的机械生产上。”
文华:“你愿意我参与本厂的改造,我先出一百万资金,参考国外的联合收割机研制出自己的机械。利润各占一半,你看行不?”康厂长:“研究经费一百万不够,后面生产还需要材料费用。”
文华:“这一百万用来研发,后面生产的材料费再,我要参与研发。”康厂长:“好吧,我向上级汇报一下,完了再给你回话。”
喜欢雪海松原请大家收藏:(m.ofdwx.cn)雪海松原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