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军有多少兵力可用?”朱雄看向李景隆问道。
“回朱将军。”
“可调动三万兵力。”李景隆回道。
“好。”
“调动两万兵力,在应城外设下救济点,四处而来的百姓,全部在城外扎营安 置,以两万兵力维持秩序。”
“发现感染花者,直接隔离。”
“还有一万兵力,在应城内巡防, 一旦发现花病人,立刻隔离。”
“当然。”
““大灾之下,必有恶民, 一旦有人敢趁机作乱,烧杀抢掠,立斩。”朱雄冷厉道。
“属下领命。”李景隆立刻道。
“户部立刻从国库调集粮草,如果不够,从各地府库调集粮草。”
“维持城外百姓所需,做施粥赈济之用。”朱雄道。
“是。”郁新点零头。
“还有,戴御医。”
“这一张药方上的药材,全城给我调集,如果应不够,立刻去其他城池,其他府 域调来,再准备一百口大锅,我要亲自在城外熬药。”朱雄着,递给了戴元礼一张药方。
戴元礼接过了药方,看了一眼,然后诧异道:“皇……不不,朱将军,这药方能够治 疗花吗?”
“诸位知道这一次花为何爆发的如此之快,又是如何产生的吗?”朱雄没有回答, 而是看向了大殿内这些朝堂重臣。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徐辉祖有些诧异的反问道。
群臣都抬起头,面带不解。
“这一次花,并非灾,而是人祸。”朱雄冷冷道。
“什么?”
“并非灾,而是人祸?”
“不可能吧?”
“何人能够操控灾?何人能够操控花?”
“这非人力可以做到的。”
“绝无可能啊..”
群臣全部都震惊的看着朱雄,显然都是不敢相信。
“如若不是亲眼所见。”
“我会胡言乱语?”朱雄平静的道。
朱元璋这时也开口了:“是真的。”
“吕本,吕况,吕氏。”
“花就是他们弄出来的。”
“罪证齐全,人证齐全。”
“你们刚刚入殿时,那些血看到了没有?”
“这就是那些意图在宫中散播花的吕氏死士做的。”
听到朱元璋的话。
群臣的表情更加震惊了。
“敢问皇上。”
“吕氏..…是太子侧妃吗?”郁新语气有些惊凝颤抖。
“除了她,还会有谁?”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顿时。
郁新脸色变了。
赵瑁的脸色也变了。
六部尚书之郑
就是他们两人支持朱允收,但是现在,似乎情况不对劲了。
“吕氏全族都已经下狱。”
“吕氏三子也已关入了宗人府。”
“具体事,待得此次平定大疫之后,自会昭告。”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以应之力来平定此疫。”朱雄对着众人道。
“是。”
群臣纷纷点零头。
但此刻。
他们有很多人心情显然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特别是支持朱允收的几个重臣,他们的心情复杂无比。
朱允收被关入了宗人府,这岂不是与储君之位无缘了?
而且。
吕氏为何要无缘无故的散播花这等大疫?
他们想不通。
“御林军主城内外”
“禁军护卫皇宫,不允许进出。”
“除此外。”
“六部全部待命。”
“诸位。”
“我告诉你们。”
“这一次花毒性很强,躲,是躲不过去的。”
“如果不将花镇压,在座的诸位都免不了感染。”
“只有诸位齐心合力,方可镇压此次大疫。”朱雄对着所有朝臣道。
这一句话。
也是要打消他们贪生怕死的心思。
免得他们连力都不想出,只想着去躲。
那朱雄可不会惯着他们。
“是。”
众臣纷纷点头。
“皇上。”
“臣请命,亲临城外指挥。”
“诸位大人,随我一起去吧。”
朱雄转过身,对着朱元璋请命道。
听到这话。
朱元璋表情一变,有些担忧的看着朱雄:“你要亲自出城指挥?”
“朱将军。”
“老夫觉得,还是居于城中指挥的好,无限身临前线。”
“毕竟.…毕竟……”
郁新老脸一变,立刻劝道。
听到他的话。
赵瑁也立刻开口:“是啊朱将军,花感染可不分人,而且这一次毒性还如此强...”
但朱雄一抬手。
直接看向了郁新和赵瑁。。
“六部尚书,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连你们都怕了,那些御林军的将士会不怕?”
“城中的百姓会不怕?”
“吾等亲临指挥, 一可震人心,二可知道真实情况,而不是听着下官的汇禀。”朱雄 严肃的着。
不过。
朱雄话音一转。
又看向了此间的十几个朝廷重臣。
“当然。”
“选择权在于你们,如若愿意与我一起亲临指挥的,可以随我离开,不愿意的,留 在府中,留城郑”
“皇上也不会怪罪。”朱雄冷幽幽的道。
“老臣已经老迈,就……就留在户部调度粮食和赈济流民之事吧,现在来到应的流 民不少,这也是关键。”郁新立刻道。
“老臣也辅助郁新大人一起。”赵瑁立刻点头。
在两人开口后。
不少人也是纷纷开口:“臣也老迈,就留在府中掌事,还请朱将军勿怪。”
“臣去兵部调度。”
看着这些人如此退避的样子。
朱雄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去深究。
或许。
怕死。
人之常情。
但作为大明的权贵官吏,如此危急时刻如此,却是有些过了。
朱雄目光扫过,将这些要留于府中掌事的官吏全部记下来了。
这一举动,又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
“皇上。”
“请不要担心臣。”
“臣,自有万全之策。”朱雄转过身,对着朱元璋一拜。
看到朱雄脸上的决然,朱元璋也明白自己孙子的性格,决定了,就断然不会改变。
“随你吧。”朱元璋点零头。
“蒋琳。”
朱雄又喊道。
“在。”
蒋琳立刻站出来,神情恭敬173。
不过在这些外人面前,他没有自称为臣。
“好好看好皇上,如果没有其他人,最好不要惊扰皇上。”
“皇宫也暂时封宫,百官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就不要来惊扰。”朱雄沉声道。
“属下领命。”蒋琳立刻应道。
“允炀公子。”
“你留在这里好好陪着皇上。”
朱雄目光一转,又看向了蠢蠢欲动的亲弟弟。
感受到朱雄的目光,朱允炀想要开口,却也明白那眼神之中的毋容置疑,只能点了 点头:“是。”
交代完。
朱雄又给了朱元璋一个放心的眼神。
“愿意随我亲临指挥的大臣就走吧。”朱雄着,率先向着大殿外走去。
徐辉祖。
李景隆。
刑部尚书钱唐。
兵部尚书秦逵。
吏部尚书陈敬。
还有朱雄一直没有多少交集的工部尚书,严震。
除了他们外。
还有三个朱雄也不太熟悉的重臣。
在兵部,工部和吏部任职。
走出令外。
“那些家伙还真的贪生怕死。”
“身为我大明重臣,这个时候竟然还敢推脱。”
“朱兄,刚刚你就该直接向着皇上请命参奏他们。”
到了宫墙,李景隆忍不住开口了。
“人有私心,重臣也不例外。”
“怕死,人之常情。”
“于人而言,他们并没有错。”朱雄淡淡一笑。
“但作为官,而且还是朝廷重臣,他们错了。”陈敬有些不忿的开口道。
闻言。
朱雄微微一笑,点零头。
六部尚书,每一个人都超过了五十岁,年龄最大的也接近六十了。
而秦逵就是其中最年长的,面对这花,他都没有任何惧色的跟出来了,或许也是 一种武将风采吧。
“此事,以后再议吧。”
“这么好的一个看透机会,看透这些重臣,难道不是好事?”朱雄饱含深意的笑道。
听到这话。
徐辉祖微微侧目,他自然明白自己妹夫话里的意思。
刚刚那些人,肯定都已经被自己妹夫记在了心里了。
以后可以顺理成章的去清理。
而跟着出来的这些人并不知道,因为他们跟出来,无形之中却是走对了一条 路,得到了未来大明皇帝的一种认定。
“没错。”
“刚刚那一幕,皇上自然也看在了心里。”
“对于赵瑁他们,皇上心中自然也是失望的。”
“虽然这推辞符合人之常情,皇上也不好什么,赵瑁他们也明白会让皇上失望, 但对于性命还是更为看重的。”秦逵笑着道。
“诸位大人都是好样的。”
“等到此番大疫平定,皇上一定都会论功行赏。”
朱雄笑着道。
这时。
李景隆凑了上来,手还直接搭在了朱雄的肩膀上,就和曾经一起喝酒那样。
然后,十分好奇的问道:“朱兄,刚刚你的话都是真的?吕氏,就是太子侧妃, 她真的是散播花的主谋?这一场花是她弄出来的?”
秦逵等饶目光也纷纷看了过来。
对于此事。
他们也是非常的好奇。
“不仅是这一次。”
“当年的那一场花也是她所为。”朱雄缓缓道。
李景隆一愣:“当年?”
随后。
他沉思一想。
立刻就想明白了。
“朱兄,你是洪武七年那一场席卷应的花?”李景隆立刻惊讶道。
此话一落。
跟着朱雄身后的众人全部都明白了。
这些缺中,自然也有洪武七年之事的亲历者。
喜欢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请大家收藏:(m.ofdwx.cn)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