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红豆很好吃

首页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 奶爸劝学史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英雄联盟之至高神座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穿宋,造反!【变宋】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盛唐华章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红豆很好吃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全文阅读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txt下载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3章 世代忠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孔胤植侧身看了看钱谦益,表情很复杂。

大概意思是,这位又是谁啊?什么意思啊?

我堂堂衍圣公出面给你们读书人谋福利,竟还有人跟我唱反调?

钱谦益只好站出来,道:“葛詹事此言差矣,祖宗成法,立国之本,岂能动就动?这其中牵涉到下读书人,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廷动荡,我朝内忧外患,眼下做任何决策,都应以求稳为主,盲目冒进只会葬送大明两百七十年的前程!”

葛世振早有准备,立即反驳道:“钱尚书言之凿凿,却不知,自古以来变则通,不变则亡。大明如今内忧外患,正是需要变革之时。回顾历史长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军拓土,秦国商鞅变法,终成一统。历朝历代的兴盛,无不依赖于适时之变。若一味固守祖宗成法,不求变通,无异于作茧自缚。”

“倘若我辈读书人皆以周礼为尊,崇尚旧制,何不干脆恢复成周朝的诸侯封地制度?但试问,即便如此,就能保证下太平,无诸侯割据之忧吗?只怕到时候,仍有诸侯国不甘现状,效仿商鞅,勇于变法,最终脱颖而出,反客为主,重新统一下。若真有那一,大明之基业,又将置于何地?”

“论语有云,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可见儒家本身就提倡与时俱进,不断变革,方可不断接近理想中的道。此为君子之于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番话讲完,大殿上安静地出奇。

钱谦益脸色黢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臣子和皇帝争辩的过程,其实对错并不重要,看的谁更占理。

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引经据典,最擅长的就是舌战,就是俗称的辩论,再粗俗点,就是骂街,就算没理也要占三分。

偏偏葛世振也是读书人,还是榜眼出身,论口才,论学识,不属于在场任何人。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出自论语雍也篇,孔夫子以齐、鲁两国的历史变迁为例,去论证一个国家通过适时的变革,可以逐步接近甚至达到理想中的道。

君子之于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君子对于下的事情,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只考虑怎样做符合义就行了。

葛世振准备的太充分了,明显是有备而来!

孔胤植早已准备好的辞,现在一个字都不出来。

如果这时候反驳,就是违背祖宗,也就没有资格代表读书人。

钱谦益只要再次站出,指责道:“葛詹事此言实在是大谬不然!你身为臣子,却甘为鹰犬,曲解圣饶本意,简直枉为读书人!孔夫子之言,岂是你这般随意解读的?你所谓的变革,不过是为一己之私,迎合上意,置大明百年基业于不顾!”

葛世振见对方急了,反倒更加得意,从容不迫地回应道:“正因我葛世振身为大明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当为大明效力,何来甘为鹰犬之?孔夫子曾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臣者自当为君分忧,敢为下先。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正值风雨飘摇之际,若一味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那才是真正的曲解圣人本意,更是愚昧至极!”

“你……你无耻之尤,简直滑下之大稽!”

“钱尚书,这里是奉殿,你身为礼部尚书,更应以身作则,怎的跟泼妇骂街一般?”

钱谦益意识到自己君前失仪,但是胸中恶气难出,一张老脸涨的发紫。

朱由检就在龙椅上坐着看热闹,心中窃喜,还得是读书人啊!

这番话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把钱谦益都给急得爆粗口了。

如此看来,大明朝从来不缺人才,他们只是缺一个机会。

所谓的文臣清流,向来以直谏为荣,并非心系下,他们只是在博一个名声。

只要出了名,以后仕途坦荡,哪怕挨一顿廷杖,或者暂时被贬,以后也会有复出的机会,总的来,收益远远大于付出。

现在我直接把好处给你,只要你干掉礼部尚书,便可取而代之。

对于葛世振而言,还直什么谏啊,往前冲就完了!

比起锦衣卫的绣春刀,用读书人瓦解读书人,似乎更胜一筹。

眼看钱谦益哑火,孔胤植只能自己上了。

“启奏陛下,臣以为,任何改革都要徐徐图之,循序渐进。历史上不乏因改革过于激进,虽一时见功,却留下无穷后患之例。”

“昔日赵武灵王效仿胡服骑射,虽使赵国军力强盛,一时之间威震诸侯,然其好战之性亦由此而生,为沙丘之乱埋下祸根。再如商鞅变法,虽使秦国迅速崛起,终成一统六国之大业,然其法过于严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百姓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商鞅最终落得身死名裂之下场,慈教训,不可不察。”

“论语有言,无欲速,无见利。欲速,则不达;见利,则大事不成。此言正是告诫世人,行事需谨慎,改革更需稳健。这便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意在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方能找到最适合当前国情的改革之路。”

“臣以为,大明当前之国情,内忧外患交织,改革之事虽急,然更需谨慎。我辈读书人,当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本,不可为一时之功而忘长远之计。改革之道,在于平衡,在于智慧,徐徐图之,方能确保国家稳定,百姓安康。”

葛世振反问道:“请教衍圣公,如何徐徐图之?”

孔胤植道:“自当由点到面,逐步试点,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广。如此方能确保改革之效,又能避免动荡之虞。”

葛世振继续问道:“衍圣公言之凿凿,莫非有革新科举之法?”

孔胤植看了他一眼,道:“推广教化,首先要发展民生,百姓吃饱穿暖,才能将孩童送进学堂读书,因此,臣建议,当下非但不能大肆扩建学堂,反而应适当取缔部分县学。”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侧目,投去疑惑的眼光。

孔胤植继续道:“读书之费用,对于寒门子弟而言,根本无法负担,若勉强为之,最后只能让整个家族陷入困境。姑且不论成本的问题,倘若人人皆以读书为业,谁来耕作?无粮何以养军?无军何以卫国?无民何以立国?故此,臣建议,先恢复户籍制度,各司其职,农户归田,军户守疆,工商各安其位,如此方能确保国家根基稳固。”

“孔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知变革之难,却愿以身作则,自筹资金,在曲阜设立新式学堂试点,不同于传统科举,此学堂将更加注重实用技艺,如农学、工学、商学等,旨在培养既有学问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栋梁之才。三五年后,若成效显着,再议是否向全国推广,此乃稳中求进之策。”

葛世振心中酝酿一番,准备反驳,却看到朱由检站起身来。

“好一个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卿家如此,朕心甚慰!”

“陛下谬赞,臣不敢担,唯恪守本分耳!”

朱由检突然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问道:“卿家是自谦呢,还是心中有亏,这才不敢担?”

孔胤植愣了一下,道:“孔家世代忠良,不知陛下何出此言?”

“世代忠良,却不知是忠于朕的大明,还是李自成的大顺?”

朱由检突然收起笑容,脸上杀意迸现。

喜欢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请大家收藏:(m.ofdwx.cn)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七零穿书,炮灰的家族使命 遮天 斗罗杀星,从武魂殿砍到神界中枢 吞噬古帝 缺德系御兽:魔王见了都要流泪 一家三口穿年代,不做圣母不扶贫 征战天下:从无双将魂开始 至尊剑帝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村里发夫君?我一文钱买了个摄政王 特工法师 穿成年代福宝对照组,我直接开摆 穿书反派:开局就要我老命啊 打赏主播,10倍提现当首富 仙逆 乖乖女一抬眼,暴戾大佬跪地宠 带顶级空间回六零,我有亿万物资 还珠格格:固伦和敬公主 联盟之谁与争锋 穿越七十年代之酥软又甜甜
经典收藏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明末:边军不退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风云朝堂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崛起1892 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三国:父皇,皇帝应该这样当 医圣记 家父汉武帝! 明末之白衣天子 我在异世界召唤 最强战兵 开局南洋一小国,吊打列强! 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
最近更新 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偷听心声:女主请自重,我只是小反派呀 刚刚权倾朝野,就被女帝模拟人生 大谋谋天下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明中祖:朱慈烺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穿越明末成饿殍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 再统东汉 大夏第一武世子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 我在大唐做战神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红豆很好吃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txt下载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最新章节 -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