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目光扫视出列附议的群臣,主要是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各部给事郑
看来时间紧急,刘宗周一时间没能组织起更大规模的群起弹劾事件,参与之人主要是与他一个系统的谏台官员。
黄宗羲这一招可以是阳谋,让高欢处理不处理都会陷入被动。
不过,显然是淮安那边事态比较急,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多做准备,等朝野形成舆论,再行发动。
那时就算是高欢,应对起来也会颇为麻烦。
毕竟,他并不想形成与文官集团对立。
现在仓促之下,百官之中绝大数人,都还不知道淮安那边的事情。
因此不少官员听了周元珪的弹劾,都是一脸愕然,声询问起来。
高欢目光扫视完跪地的众人,目光落在刘宗周身上,并未回应周元珪的弹劾,而是对他道:“周爱卿,你为都察院副都御使,你对周元珪的弹劾,可有什么看法?”
刘宗周虽不善于朝堂斗争,但他智力没有问题,皇帝不问站在他身前的都御史陈子龙看法,问他这副职,显然是知道周元珪的弹劾与他有关。
刘宗周脸色数变,见群臣目光投来,只能出列行礼,“陛下,臣以为周御史所言在理,奏劾诸司监察百官是台谏之责,抓捕罪官乃刑部之权,给官员定罪,乃大理寺之职,这些安控司都不应参与。若将监察、抓捕、审问之权归安控司,必重演前朝厂卫之祸。如此朝野上下,必人人自危。此番安控司不经督察院监察弹劾,不经大理寺定罪,就擅自抓捕官员,实乃霍乱朝纲之举。还请陛下明察!”
此番刘宗周愿意出头,并非完全是为帮黄宗羲,而是他确实反对皇帝重用厂卫。
若是安控司得势,必会成为全体文官群体头上的一道紧箍咒。
百官听到这里,议论之声更甚。
众人听明白了,好像是安控司忽然跑到淮安,随意抓捕当地官员。
这未经过调查、审问、定罪,安控司就把人抓了。
这还得了!
在场官员设身处地一想,假设自己官做得好好,突然冲进来一群安控司番子,直接将自己带走,这得有多恐怖。
那些身上有些问题,屁股不太干净的官员,立时就一个激灵。
这太可怕了!
那些没有问题的官员,也是眉头紧蹙,若是安控司随意拿人,将他们抓进去便是一阵严刑拷打,他们冤不冤枉。
而且,被人带走,属下怎么看自己,下属怎么看自己,会不会觉得他真的贪了。
今后就算被放出来,他的权威何在?
政治前途会不会受到影响?
一时间,不少让知安控司在淮安大肆抓捕官员后,一个个纷纷变了脸色。
人群中已经有不少官员忍不住,准备下场帮一帮场子了。
高欢听着议论,见事态有扩大的意思,立时就皱起眉头。
对于安控司在淮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也是有些恼火的。
因为这给了黄宗羲反击他的借口,让黄宗羲有机会挑起他与文官集团的矛盾。
高欢是皇帝,掌握无上权利,但他孤家寡人一个,治理下必须要靠文官集团才校
若是皇帝与文官集团对立,那就搞得跟明朝那些皇帝一样了。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高欢也不可能退缩,让言官们借此机会废掉安控司。
他可不做崇祯。
眼看着群臣们的情绪逐渐躁动起来,开始站在刘宗周一边,高欢忽然冷哼一声,“刘爱卿!别人不清楚,安控司为何抓人,你应该是明白的。可今日你却不是何缘由!朕从来不否认,督察院监察,刑部抓捕,大理寺审判之权。但督察院的监督之权行使好了吗?你为何不提,安控司前往淮安调查,便是因为你督察院,对百姓举报置之不理,执法枉法!”
督察院督御史陈子龙听了这话,连忙出列跪地,磕头请罪,“臣失察,治下不严,还请陛下恕罪!”
刘宗周的脸色瞬间铁青,没想到陈子龙来这一出,直接就认罪了。
方才情绪被挑动起来的诸多官员,一个个都愣住了。
原来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安控司出动,原来还有这个前提。
是举报到了都察院,督察院包庇,陛下才出动安控司进行调查。
如果文官集团是一个整体,是铁板一块,那历代所有的皇帝,都没得玩。
高欢得到消息,便知道不能让黄宗羲和刘宗周掀起对他重用安控司的不利舆论,必须将事情定性到,是因为都察院办事不力,他才不得不出动安控司上。
陈子龙出面,直接认罪,便是告知众人,督察院确实存在问题。
高欢沉声道:“对于淮安官办工坊、盐场被贱卖一案的举报,是送到刘卿手中吧!你压着不办,才有人将举报送到安控司。朕此前召你相问,并准许督察院派遣御史,前往调查,便是给你一个机会。可是安控司的人已经出发多日,督察院的人却还在南京。如今安控司的调查,方有进展,你便出来弹劾安控司。你让朕怎么相信你,怎么相信督察院。督察院有监察百官之权,可若是督察院有问题,谁来监察?朕看安控司不仅不能废,还得加强才行!”
这话一出,不少文官,立时神情不善的盯着刘宗周。
这安控司本来就是百官心中一根刺,已经非常恐怖了,你都察院有问题,逼得皇帝不得不加强安控司来监察督察院,这不是把大家都害了吗?
刘宗周一时无法辩驳,周元珪等官员也是尬住了。
高欢知道这事不算完,督察院需要有人监督,那安控司谁监督呢?总不能自己查自己,这是大乾朝也是历代的制度缺陷,高欢的道理其实是不通的。
高欢没给众臣反应的时间,看向众臣道:“朕今日就给督察院监察之权,陈爱卿你就给朕好好查一查,刘副使渎职一事。整理证据,而后交刑部收押,再由大理寺审理判决!”
语毕,高欢不看脸色惨白,瘫坐于地的刘宗周,直接拂袖而去。
内官连忙高声唱了句,“退朝!”而后,便急匆匆追上高欢。
这时高欢却沉着脸吩咐心腹内官,“立刻派人前往淮安,告诉袁世铭,叫他务必保护好被捕官员的安全。”
(本章完)
喜欢武布中华请大家收藏:(m.ofdwx.cn)武布中华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