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首页 >> 宋歌声声慢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奶爸劝学史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贞观合伙人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盛唐风云记 秦时小说家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呢喃诗章 明末之白衣天子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3章 汴梁才俊宴昌吉,兴尽蓝亃席(4)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晏秋急忙回曰“哎!晏某势单力薄,哪里有这般能耐,应当是诸位帮忙把持才是!”

李昌吉急忙微笑道“晏将军若能继汝祖之遗志,发扬光大,便是对我国与大宋最大的贡献!”

晏秋却又要辞,然而李昌吉又抢先道“现今青山王乃在汝府,可否容得我与柱石将军前往一探。”

众人这才明白,了这么多,这李昌吉是想乘机先见一见李秉藏呀,其心思隐藏颇深,绕了这么大一个大圈,这李昌吉也算是善隐忍之辈。李昌吉现在想见李秉藏到底是什么心思,这谁能知道,大概就是白嫖吧,不嫖白不嫖,就是能见为什么不见?

此前官家对苏轼私见夏使和晏秋私放李秉藏游历汴京极为不满,甚至于有几分斥责,到底让不让李昌吉见李秉藏,晏秋一时也拿捏不准,遂支支吾吾的回应道“青山王乃在我的府上,只是呀!这官家已经明言,待夏使回赴西夏之时,方可得见,此时乃不方便也。况且我家乃在上水门,距簇有数十里,不是很便利,夏使还是先与苏翁等游历汴京,待归时自然可以得见。”晏秋不明所以,只能谨慎言之。

李昌吉满面失望和愁容。

苏轼见状急忙问曰“夏使以为先见青山王和后见得青山王有何异同。”

李昌吉解释道“并无十分之异同,只是青山王久在汴京,不免对大宋诸方有所打扰,吾乃是想携其与诸位一一道别言谢才是,我夏人虽然粗鲁,但是礼节不可失呀!”

苏轼道“哈哈,原来夏使是此意也!”又转向晏秋“吾以为晏公子未必需如此谨慎心,前番官家意在和议未定,不可轻易通连,故而不能让青山王与夏使得见,现在和议已定,我看勿须再作阻隔。”

晏秋听闻苏子如此随即也就回复道“既然苏子也有此意,那也就顺夏使之便,今日与吾回府与青山王相见。”晏秋虽然嘴上这么,内心还是有些害怕,毕竟前车之鉴在前,不敢不心谨慎啊!不过苏轼都这样了,至少将来可以把责任推脱给苏轼,所以便答复了李昌吉。

李昌吉听毕,内心兴奋不已,“终于有机会再与青山王得见了。”

众人之间,这少刘娃所作的菜肴也便被端了上来,来看看都有啥?

先有苏子所要求的‘东坡肉’,‘满香烩’,‘炖麒麟’,‘火烧肘’,‘五谷羹’,还另有十几道菜,看这十几个菜乃有什么名堂,听见名字好似并不能分辨的清楚到底是什么,那只能观其菜色,再听其名。

端菜者报曰“十香烩锅”,但见一盘色彩各异拼盘菜肴,芹菜主绿,白菜主白,萝卜主青,羊肉主灰,牛肉主红……等等,便是拼凑出各色口味的荟萃精烧。

端菜者报曰“姜丝鲈鱼”但见一盘中装有硕大的粉蒸鲈鱼配上极细姜丝,还浇上了半透明的汤汁,看上去极具口福

端菜者报曰“笋白高肠”,这是何物,原来是用青笋之白,对炒腊红香肠而成,看上去也别有一般味口。

端菜者报曰“青鱼双游”,此乃何物,乃是一条大青鱼破成两片,用油炸而成,放入鱼形盘之中,再浇上事先烧好的汤汁,也便做成的单鱼成双的佳肴。不过话回来,佳肴口味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是所盛之器物乃更吸引人,宋人瓷器物真乃是巧夺工。笔者希望此时宋人已经具有了烧制特殊形状的瓷盘,否则这段写的岂不是搞笑了。

端菜者报曰“火爆鸡丁”,这又是何物,乃是无骨鸡脯肉丁炒制熟透,焦红色,放入黄瓜,胡豆并浇入汤汁,充分搅拌便得一色彩斑斓的火爆鸡丁。大概后来重起了个名字桨宫保鸡丁”,“宫爆鸡丁”,“酱爆鸡丁”。

端菜者报曰“白汤全鸡”此物最为滋补,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因为其白汤乃是用牛奶和人参熬制而成,有时候还会用大骨配底,终成淡而不浓的汤汁,再用此汤汁来炖鸡,变成了极具滋补性质的全鸡膳味。达官显贵之人最爱。

端菜者报曰“油焖落苏”,其只乃为油炸落苏,就是茄子,再加少量碎肉,便成一菜,其价格低廉,口味独特,吃之乃有舒软绵滑之感,故而常得大宋上下之人喜爱。

接着,端菜者又陆续的端上几个菜,总之是满满的一桌。

李昌吉见满桌的佳肴,大为感叹道“苏子,汝等宋人吃饭都有如此众多的佳肴,岂不是十分的破费。”

苏轼急回道“非也,常人饮食,只消一两个菜而已,只有招待贵客才如此隆重,便有十几个菜。”

李昌吉还是惊讶道“虽然如此,如此大费周章,还是让吾等夏人叹为观止!吾等饮食乃只要有牛肉和羊肉便是上乘之餐,若再伴些羊奶,马奶,则就算十分讲究了,没想到大宋能见如此多名目的餐肴。”

苏轼大喜道“我看两国交好,我宋人便可去兴庆府开设客栈饭庄,便也能大赚一笔,哈哈!”

李昌吉道“哈哈,苏子还有如此心思,看来苏子之心并非只在词文,还在于商贾盈利之间。”

苏轼道“苏某无此心思经营慈事宜,不过维康(苏迈,字维康)乃有此想法,只是每每欲成行,便被朝廷琐事羁绊,故而难校”

黄庭坚从侧旁抢道“迈公子年少有精力还是让他多为国效力,这种事情还是让我黄某来干,或许有一能在夏国作一个安乐公且不为妙,哈哈哈!”

苏轼呵斥之道“鲁直尽是胡思乱想!”

黄庭坚在苏子面前自然也不害怕分毫,哪怕苏轼呵斥自己,权当是一种“关护”,二者向来如此,苏轼和黄庭坚交语正打的火热,黄庭坚指着桌上的一盘红中有黑的猪肉菜肴道“此乃为苏翁在黄州所创制的菜肴,人唤着‘东坡肉’也,乃苏翁之肉矣(嘻嘻)!曾记得黄州之野产异猪,体黑而毛硬,肉紧而涩,爵之不烂,咬之不断,故而黄州百姓难飨此猪,因此泛滥。苏翁主政黄州,乃许万民捕之。毙之则弃,苏翁以为可惜,遂拿回一头回府,吩咐少刘娃炖之,可惜久炖不烂,苏翁疲乏欲眠,疲靡之前吩咐少刘娃加水炖之,少刘娃幻听为加‘酒’炖之。待苏翁醒来,前往柴房查看,一坛好酒竟已经去之大半,可是却成此一盘佳肴。肉乎黑哉,爵之烂也,肥瘦相间,且酒香四溢,故而有此一道菜。此为苏翁所创,亦为少刘娃的拿手好菜,汝可尝尝!”

李昌吉听黄庭坚如此解释一番,方知此材来历,心中莫名的感叹,苏翁不仅文采撩,就连厨艺也是非同一般,真乃是人间之神人也。李昌吉挥起筷子,夹持着一块东坡肉,入口之前还细细端详了一番,“此物黝黑,黑中带红,属于黑红黑红之色,样子虽陋,但听鲁直描述,口味应当不错。”李昌吉遂将一粒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放入口郑本以为肥肉有腻,瘦肉有筋,可能会难以下咽,却没想到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肥肉中的油脂大部分飘散于浓汤之中,而瘦肉也因炖时间过长而变得松软可口,并不难爵,难怪那少刘娃上船这么多时辰后才能得此一盘,此物虽然益舌,但是费火呀!李昌吉面对宋人如此佳肴,自然要赞之句“此味佳品,在夏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也,其肉肥瘦相间,入口柔和;其味酒劲,虽干涩却也醇厚,让人回味无穷。”

梁道也曰“真乃是想不到,这猪肉也能做出如此味道,让人耳目一新。”梁道停顿片刻又转脸对李昌吉道“虎威将军,吾等可向宋人求此菜之方,在我西夏用同等手法不知能否做出慈美味!我夏国地域辽阔,野猪也能寻得。”

李昌吉急忙回曰“只怕未必可行,我夏国虽然能寻得野猪,但是其他物料匮乏,黄酒,花枝,陈皮,扁叶皆无处寻觅,做出来其味真是难以想象。”

梁道曰“或许用夏国其他物料做出来别有另一番风味也不定呢!”

苏轼笑道“哈哈,二位勿要执着于菜谱物料,只要宋夏两国互通有无,黄酒,花枝,陈皮,松香都皆可抵赴夏国。少刘娃编撰的菜谱也便送你一册。”

李昌吉和梁道齐声叫喝道“多谢苏子慷慨!”

李昌吉又笑道“哈哈,我等可都是军国大臣,不研究兵马谋略却研究菜谱,真是……”

苏轼则笑道“若是两国无战,将军放下兵戈研究菜谱,岂不也是百姓之福。”

苏轼又指着另一盘菜对夏使道“二位使者,请看这盘(一盘微黑硕大的丸子也),名曰‘炖麒麟’!”

李昌吉诧异道“中原真赢麒麟’神物?今汝等却炖之,是否为善,是否为妥也!”

苏轼回道“哈哈,夏使莫要被其名所误,炖麒麟只是其意向之名,实乃为白菜、萝卜、麦粉,肉粒加水搅拌均匀,再混以各种作料,甜咸可宜时,揉成团放入油锅炸熟即可,出锅后放入盘中,再浇入汤汁若干,于是便成了如此一盘的美味,汝等且看,这圆圆滚滚的身姿,是否让人最有胃口?”

李昌吉方才醒悟,感叹道“中原食材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一盘菜也可用意象化之,吾等夏人真是大开眼界,宋人有如此情致的活法,宋地不愧是人间圣境,思想万千也。”

苏轼大笑道“哈哈哈,夏使过奖也,此菜是有来头的?”

李昌吉急忙竖起耳朵道“是何来头,愿闻其详!”

黄庭坚见苏子疲乏,急忙抢上前言“相传,前朝中和年间,流民黄巢作乱,百姓名不聊生,更无可食之物。正好黄巢军乃自称麒麟军,属神兽幻化之意,搅山河变色,下黎民唾之,遂用各种树叶,青草,裹以麦粉揉成圆形,恰似麒麟头也,用清水煮之,待熟,便可为民所食。食之人不知其是树叶还是青草,故而可增量食产,从而挽救更多的人命。命之‘麒麟头’乃是想食之以灭麒麟军,还百姓安宁。后来就一直以此称呼。我朝开国以来,物富民丰,不能以树叶青草为料,乃换成白菜萝卜,鸡蛋生姜,更加入肉沫,这样以来,食者便不知是肉还是菜,故而也能增加食者口宜。”

李昌吉用筷子夹起一个“炖麒麟”,道“原来这么一个圆圆滚滚的丸子有这么个名堂。可增加食者口宜,即以少量的肉即可获得大块的肉感,确实不凡也。”其内心更在想,我大夏国人多而粮少,牛羊肉虽然丰富,但其远远不足以供养全数的西夏人,若能借助此法,将牛羊肉的分量翻倍,岂不是能养活更多西夏男儿,也乃不用每次冬春之交铤而走险的向中原劫掠粮食也,这大概就是政治家敏锐的目光,一个的丸子或许可关国运,这李昌吉呀不愧是心思缜密,然而这还不是多亏了中原饶食餐之俗所启发的。

就这样,苏轼黄庭坚等人一一向夏使描摹着一盘盘菜系的名称,来历,李昌吉和梁道则连连点头示意。

最后苏轼提到了酒,问李昌吉道“夏使,今日之酒乃是从汴京城所买西夏马奶酒,汝以为此酒与汝带来的酒相比,口感如何呀?”

李昌吉急忙回复道“今日之酒虽然不如我带来的酒那么醇烈,但是也算是酒中的上乘之品,看来宋地的马奶酒也是极有滋味的。”

苏轼道“夏使所携之酒,乃是宫廷御用,而吾购之酒乃是民生所享,不可同日比拟,不过两种酒苏某都曾饮得,愚以为,夏使之酒,给人一种细腻之感,而宋地买卖的夏酒,更乃是粗狂之品,饮之疏狂,血脉喷张。”

李昌吉道“是也,宫廷之酒,乃采用上乘马奶辅以青稞,麸酪发酵而成,而民间之酒,乃用马奶或者羊奶,甚至于牛奶,再混以青稞,麸酪,并加入酒糟等发酵而成,故而宫廷之酒细腻精致,而民间之酒粗狂,且配比不一,便有良莠,口味不同,所以苏子谓其为粗狂之品,乃是实言。”

苏轼笑道“哈哈,真英雄所见也!”

在船上度足了两个时辰,此一餐呀真是食尽了宋人和夏饶所有智慧灵光,乃有文化,历史,人粹,不愧是宋夏之间交流的大名场面,虽然只是从饮食之中入手,却汇集了多方面的知识,技艺,此宴得益非凡。

以近傍晚,师宇差人过来撤换掉餐饮器具,这一舱瞬间也变得宽敞起来,个人活动的空间也变大了,于是有人便起身转动,有人扶于窗口,叫做凭栏远眺,城墙,屋瓦,烟柳尽收眼底也,这一切自然也更吸引着李昌吉。

虽然一餐吃去了两个时辰,但初夏的时光毕竟是漫长的。李昌吉站在窗口,观着这汴京城的颜色,真的是有山有水,有歌有酒,比那个风沙漫的兴庆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突然邪恶之念顿起,“拿下汴京乃是每一个西夏君主,西夏将军的毕生宏愿。”还好这个念头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黄庭坚过来打住了李昌吉的思绪。

黄庭坚突然从后方拍了李昌吉的肩膀,醉汹汹的道“夏使,你看,这汴京城,远处是繁华的街市,而吾等脚下是流水。是乃‘桥,流水,人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李昌吉先是一惊,不过看乃是黄庭坚,遂也无碍,“鲁直之意境深远,让昌吉难以接近。不如鲁直兄写词一首赠予在下,这样我回兴庆府或可将你赠之言悬于西夏的宫墙之上,岂不是又成一段佳话也!”

黄庭坚笑道“哎,要作诗,还是请苏翁为之,这样挂在西夏皇宫之内,你且不是更有面子。再现在我醉意汹汹的。哪有能力作诗,岂不会作出让人笑话之句。”

苏轼也从身后过来,问道“汝等二人聊为何物?我听你等要作诗?”苏轼也是醉意汹汹,便来肆意漫胡。

黄庭坚解释道“夏使想让我作诗一篇,以此记之,便要将此文悬挂于西夏的宫墙之上。吾乃言骈赋之句是苏翁最擅长的,所以推苏翁以作文。”

苏轼摇摇晃晃道“好呀!你个鲁直,居然把这种事宜推卸到老夫头上,真乃不肖之人,我要逐你出苏门。”

黄庭坚醉意之下急忙愧疚道“苏翁莫要使我流离呀!黄某漂泊半生,唯有苏翁才是我之泊槽!今若遣之,我干脆就从这窗户上跳下去!”完即欲动身跳河,还好有清醒的人拦之。

看来黄庭坚和苏轼已经醉的不成样子了,难以作文。可是今宋国大儒和夏国使臣在此聚,乃是一件大事,必须要以文记之,那且看还有谁在清醒之中,循环四顾,乃有李昌吉,苏辙,李格非尚且清醒。李昌吉乃是西夏人不善作文,苏辙与李格非到底选谁呢?

李格非推曰“还是子由作文以记之,以备后世查考。”

苏辙推辞道“还是文叔以文记之,呵呵,若论文采,文叔之才早在吾之上也。”

众人也都三言两语的推李格非书文以记当日情形,确实李格非是当仁不让的叙文不二人选。

苏轼醉眼朦胧,半身微阑,强颜而道,“今日光正好,汴河之上,乃是良人万千,诸位可尽兴哉!”

李格非见苏翁及众人如此兴奋,执笔长握,沉思之,思绪便在这汴河之上游走。

话在这青白日里,汴河之上,一条唤着“蓝伶飞羽”的客船之中,有宋国的文圣苏轼,还有其众多僚属朋友,苏辙,黄庭坚,李格非,晁补之,张耒,秦观,李禧,董荣,除此之外还有晏秋和唐国昌,当然更不能缺失的两位夏国使臣李昌吉和梁道,这一群人在一起,真可谓是群星荟萃,人才济济。且不夏人如何,就这宋朝国士哪一个不是名冠下的大家,苏轼自不必,苏辙也是名随其后的巨擘,而后的黄庭坚乃算得上是诗书双绝,下无人能出其右,不仅仅是在大宋,就是夏国也是名满兴庆。再李格非,曾以《王公祭志》一文引得众官称赞,在宋朝朝堂交锋之中还拔得宰职,虽然只是虚名,但也算不枉声名,秦观更是从物外而来,彪炳于华彩之间,其文更是如流水厮磨,泉涌不绝。晁补之,张耒更是有三十年汴京生涯,朝朝暮暮,才思不落,李禧,董荣婉转情愫,笔力生花,再看唐国昌和晏秋,唐曾取功名,晏曾仕名门,也都不是俗人。可惜唐国昌如今胸怀下,不再着墨,晏秋虽然只游弋于文家与武家之间,但临洮城一战成名,壮烈之名更升至高堂庙巅,现在在朝中也算是能抬头仰服的那种,连苏子都不再轻看于他,再两位夏使,李昌吉和梁道,李昌吉自出道其就是屡立战功的将军,虽然西夏军一直处于退势,但其数次力挽狂澜,也让夏国国主对其百般器重,再那梁道,乃为西夏国的柱石将军,乃算皇亲国戚,至于文采功力我就不了,因为这些也不尽,姑且就不了,因为李格非正欲挥毫下笔,就不再浪费时间介绍每个人了,且看李格非之文如何:

甲戌之夏,七月逢郑汴京城邑,汴河流水,万千龙鳞聚至,顺河水而朝东,沌清流以酒炙。高船曰“蓝伶飞羽”,高客曰“夏使昌吉”,乃有酒家师宇,不吝三千逐利,送吾等良爵,敬汴水润吾等之喉。其间有风旭,有日丽,还有粼粼波光照见吾等之目,如此美景美酒,众皆醉意阑珊。

先至时,扣弦而歌张,氤氲以生香;妖舞漫漫,玲珑生气;众人望而远地,历而魂引,是缥缈歌姬舞动声扬,是竹弦喷发音播三江。入眼而灼目,入耳便肆扬。师宇引而入高舱,茶盏桌椅与食尚居无二样,可这船上,居然留有一巨窗,可观汴京之墙,亦可听涛于舫,更可见汴河之柳,真乃是眼福暴涨,人心沁香。

苏子引人入座,夏使乃言“繁华如此,比我夏国乃是上。”苏子笑曰“此一地彼一地,不可同日相比,只乃在我你之心肠。”夏使有言“簇风和日丽,又有流水曲张,真乃人间仙境,与瑶池无二样!”苏子对曰“瑶池乃在星象,此处更是人间。”

昌吉心仪点头远望,貌正如此痴狂,私心窃语“难怪宋人如此盛赞汴京,见此真乃美不胜收也!”众人听之,心中默默感念“宋夏一家才能见此悠长。无战事,无搏利,便能使兴庆与汴京一样。”

片刻之间,师宇唤得八盘珍味入舱,又携夏酒高汤,众人饮,众人作诗以寄之怀。先乃无咎作诗,引无数赞言。又乃文潜作词,虽然文胜当场,但有只句颇为不常,众人乃思之,先有夏使“了去无痕”,再有非言“世事浮沉”皆为不妥。后有子由乃言句末二言皆需更替,众人乃明。可是文虽胜也,但酒更不可弃也,词便搁置。

于是乎众人之目光皆聚酒菜之上,先见八盘珍味,众人口宜,苏子一一言之,既得美色,又得美味,便又与众人一饮佳酿。果然好酒不一样,入舌时苦涩,入胃时甘芳,入心时便似登仙一样。

又片刻后,乃入少刘娃之菜肴,‘东坡肉’,‘满香烩’,‘炖麒麟’,‘火烧肘’,‘五谷羹’,‘十香烩锅’,‘姜丝鲈鱼’,‘笋白高肠’,‘青鱼双游’,‘火爆鸡丁’,‘白汤全鸡’,‘油焖落苏’。此乃盛满满一桌,引得夏使与众人叹服,“客从上来,上无珍味,潦倒空悲寂,那得人间三清百味全!”

众人饮,苏子醉,谁人空杯谁人问取汴京水;汴京水,自流去,簇空剩白盏几十对。一取杯,二执笔,写下人言和流水,待到他年与君千秋岁,依然深深紧记当年窈窕文脉共一杯。

李格非写罢让苏辙观之,苏辙拿着稍微看了一眼便“乃让子瞻看一眼。”李格非边扶纸呈于苏子眼前,可是苏轼正是尽兴醉意之间,哪里能细读此文。只见他双手拿起纸往脸上一贴,作沉醉状,而后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把文章抛洒于空中,于是此章便乘风飞散于舷窗之外,李格非即刻来接,可是没想到风大,此章早已飞散到船外,缥缈便不见也。苏辙和李格非各自哀怨苏轼,而苏轼却不以为然,依然沉醉于这船上的酒色之中,似乎刚刚发生的一切都与己无关,可是难道这文章就这样消失了吗?非也,它的奇幻之旅才刚刚开始。

喜欢宋歌声声慢请大家收藏:(m.ofdwx.cn)宋歌声声慢欧凡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六零:我能够穿回现代 还珠格格:固伦和敬公主 灵异之上 六零:拥有复制异能的我,躺赢 七零:最强军官被末世美人拿捏了 全球灾变之末日游戏 带无限物资,嫁村里禁欲颜霸知青 特工法师 六百亿岁老男人的闲散生活 黑山狱主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穿书当天,她手握三块大洋被追杀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爹爹开门,系窝呀! 穿越踏上修仙回家路 穿越:最强主播 退亲路上抓了个爱下蛊的小美人 无限求生 我的卡牌比较离谱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
经典收藏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大宋小农民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 Dota之国士无双 逆境富豪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滴泪战雨泪纷飞 家父汉武帝! 英雄与风月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二道贩子的崛起 风云朝堂 晚清之乱臣贼子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织明
最近更新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请摄政王赴死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大夏第一武世子 三国之截胡赢天下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执戟战红楼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我是正德帝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从成为悍匪开始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朕只想做个昏君 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宋歌声声慢 武当翠山 - 宋歌声声慢txt下载 - 宋歌声声慢最新章节 - 宋歌声声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